
启动仪式
-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介绍大赛整体情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这金秋送爽的日子里,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隆重开幕了。
-
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致辞
我代表三星,对大赛送出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中国的青年们,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不断地探知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致辞
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是一项全国性活动,我认为具有较强示范性、导向性和群众性,可以成为提高青年科学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
陈肇元为学生代表佩戴象征着精神传承的臂章
梦想是每个人向成功冲击的第一步,敢于梦想又勇于追梦,才能让未来变得充满期待和无限光明。
-
梦想放飞,大赛正式启动
伴随承载着科技梦想的飞艇起飞,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正式启动。
大赛命题
更多>>
数据传输科普实验
背景:
随着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遍及各个领域。
数据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工业化之前的狼烟、旗语,到现代的以太网、USB、HDMI、红外、蓝牙、激光甚至量子传输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传输方式和过程的探索,普及数据传输的知识。
任务:
每组参赛选手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在统一的限定条件下、在多台设备间完成组委会指定的相同文件的传输任务。
-
济南山师大
柏庭

风能利用科普实验
背景: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风能,14世纪的欧洲,风车成为不可缺少的原动机,在荷兰风车先用于汲水,以后又用于榨油、锯木、纺织等。
现在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任务:
制作一个利用风能的提水(抽水)装置。
在风力条件相同的环境下,通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将A容器中的水转移到B容器,最终比较参赛队伍在同等时间内转移水体积的大小。
-
强勇之风
吕强

安全保护科普实验
背景:
地震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建筑物大面积倒塌有极大关系。
设置安全保护科普实验比赛项目,正是为了激发广大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并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
任务:
承载及安全保护科普实验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是设计、制作纸质承重结构,参赛团队自主进行;复赛是在组委会指定地点、利用统一提供的桐木和胶水设计、制作承重结构,测试结构承重能力;
决赛是在复赛的基础上,考查结构在遭到横向冲击力作用后的稳定性。
微博互动
大赛专家
更多>>杨秀敏
杨秀敏,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四研究设计所高级工程师。在触地爆炸效应的研究过程中,最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和地冲击波传播的数值模拟。将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应用到防护工程的论证实践中,对防护工程的防护原则、防护标准、防护效益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若干提高指挥工程战时生存能力的重要建议。建立了预测城市灾害的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在几十个城市的人防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
陈肇元
陈肇元,土木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历任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至七届常务理事及第七届副理事长,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主编,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试验、爆炸荷载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防护工程设计理论、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建筑结构工作性能评估及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